
本报讯 10月11日,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的200亩再生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穿梭,籽粒饱满的稻穗被尽数归仓。作为中方县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这片稻田在头季稻丰收之后,仅依靠稻桩自然再生,便迎来了第二季丰收,让种植户实实在在尝到了“一种两收”的甜头。
基地里,种植大户刘运钦驾驶着收割机,收获着沉甸甸的稻穗,脸上洋溢着喜悦。他是堆子村最早尝试再生稻种植的农户,今年共承包了200亩稻田,全部采用再生稻栽培模式。
“你看这稻谷,颗粒多饱满!头季稻亩产突破1600斤,这一季再生稻预计亩产能有800斤,比单种一季增收四成多!”刘运钦高兴地说,“以前种一季稻,收完就得等到下一年,现在省去了育秧、插秧的环节,还能多收一季,光人工和种子成本就省下近万元。”他算了一笔经济账:再生稻生长周期短、管理简便,还能充分利用光、热、水等资源,今年两季算下来,每亩纯收入能增加1000元以上。
作为农业大县,中方县依托“一季中稻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大力推广“稻再油”种植模式。2024年,全县以“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为抓手,建成桐木、铜湾、泸阳等3个再生稻核心示范点,示范面积达1100亩,推广“爽两优138”等优质品种,普及“六适三高”栽培技术,并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硬支撑。
从铜湾镇的示范田,到全县各乡镇的连片稻田,中方县正以科技激活土地潜力,以模式创新拓宽增收渠道。今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再生稻、超级稻等优质品种覆盖率超过85%,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将再创新高。(肖文晋 王子豪)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谌澄锋
来源:怀化日报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